近年来,张掖市牢牢把握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取向,着力深化思想引导、党建引领、队伍建设、资源赋能、搭建平台五条路径,组织动员广大离退休干部发挥自身优势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张掖实践贡献银发力量。
加强思想引导,凝聚行动共识。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采取举办“初心讲堂”、荣退仪式、培训班、考察观摩等方式,组织离退休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全国“双先”表彰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铃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会”全体同志的重要回信精神等,引导离退休干部强化党员意识,树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理念。对标学习先进,利用“张掖老干部”微信公众号刊发全国“双先”典型事迹34篇,编印并向县区、市直部门配发《甘肃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汇编》,启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工作思路,激励广大老同志发挥余热。同时,通过走访慰问、上门请贤和宣传引导等方式,感召激励老同志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张掖实践。
坚持党建引领,构筑作用平台。把发挥作用作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牢牢依托党支部坚强战斗堡垒,组织推动和引领老同志发挥作用。一方面,创新组织设置,成立离退休干部功能型党支部,把老同志凝聚在党支部,让其更好发挥作用。高台县在社区成立30个离退休干部功能型党组织,56名离退休党员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和业委会主任,280多名退休党员担任社区调解员。临泽县组织30多名有专业特长的退休党员成立“老科协”“五老”党支部,致力于推动该县产业发展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另一方面,探索“党建+志愿服务团队”“党建+老党员工作室”模式,组织单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成立志愿服务队,鼓励支持意愿强、有专长、有影响力的老党员、老干部成立工作室,延伸发挥作用途径。至目前,全市成立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队伍130支,“老党员工作室”“五老”工作室51个。
建强人才智库,储备银发力量。动态吸纳经济、科技、农业等领域有专业特长老干部、老专家,建立银发人才库,入库老同志1800多名。根据老同志专业特长、身体条件和服务意愿,分类成立银发人才志愿小分队。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具体措施》,明确规定“市、县区党委每年组织离退休干部‘专业人才小分队’分行业开展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活动1次以上”,推动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常态化。激活用好银发人才库资源,甘州区从“银发人才库”中筛选18名老同志组建“银龄矛盾纠纷调解团”,常驻区综治中心化解矛盾,2024年以来参与调处化解矛盾纠纷3000多件。临泽县吸纳有文艺专长的老同志组建“银龄艺术团”,2025年开展学雷锋示范、红歌传唱、文化惠民演出12场次。
整合阵地资源,拓宽服务路径。依托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和关工委组织,组织开展正能量活动,让老同志学起来、动起来、乐起来。市委老干部局推动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共建共享共用,打造离退休干部“五心”之家,为民乐县、肃南县驻张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甘州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支部活动、建言城市建设、加强基层治理、指导社区党建提供阵地支持。市老年大学组织有文艺专长的退休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经常开展送文化下基层、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活动。临泽县关工委组建6支宣讲小分队,开展宣讲宣传活动180多场次,“五老之声”宣讲品牌赢得社会广泛认可。
搭建载体平台,彰显银发担当。以开展“银发生辉建新功”行动为载体,通过老干部工作部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老年大学、社团组织和社区“五类主体”,搭建“六大平台”,引导离退休干部发挥优势作用。搭建创新理论宣讲平台,围绕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内化、转化工作,组织离退休干部宣讲志愿服务队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开展宣讲活动129场次。搭建红色基因传承平台,组织关工委“五老”宣讲团围绕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开展思政教育和西路军革命精神宣讲活动72场次,受众青少年3.5万余人次。搭建建言高质量发展平台,通过走访征求和召开座谈会、观摩考察,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建言资政,增加基础教育学位、增设天然气购买窗口等意见建议被市委、市政府吸纳并落地。搭建助力乡村振兴平台,组织开展科技助农、健康义诊、送文化下乡等活动,市医疗老专家志愿服务队免费诊疗群众5.4万人次,发放价值10多万元的药品,临泽县老科协志愿服务队围绕该县葡萄产业发展开展培训咨询40多场次。搭建助力基层治理平台,按照市委“大党委引领、社会化共建、网格化管理、一键式响应”的工作要求,鼓励离退休干部党员发挥地熟、人熟、事熟优势,担任楼院长、在社区党支部担任网格党支部委员,800多名老同志化身政策宣讲员、党建指导员、文明劝导员、矛盾调解员、信息收集员。搭建礼赞新时代新成就平台,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文艺演出、书画摄影联展、征文诗歌抒怀等活动,引导老同志礼赞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